基因表达与痛风诊疗的关系
痛风是一种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均密切相关的疾病。多项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对血清尿酸浓度影响很大,遗传率高达约73%。全基因组(GWA)研究有9个基因组影响血清尿酸水平,且每个基因组内有一个或多个SNP与尿酸代谢密切相关,这些基因都将影响痛风的患病率。同时研究表明,不同基因型患者对不同药物耐药受程度不同,需要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因此,在对于痛风的诊疗过程中,基因检测将在疾病预防、早期干预、精准治疗和个体化用药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为什么要做基因检测?
痛风易感基因检测研究
根据痛风发病原因,痛风分为原发性痛风和继发性痛风。原发性痛风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痛风患者亲属合并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非痛风患者。痛风与其他具有遗传倾向的代谢性疾病(如,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关系密切。
原发性痛风受遗传因素影响,主要表现在患者体内嘌呤合成途径的相关酶活性增加,导致患者体内的嘌呤代谢紊乱。目前研究表明,与痛风密切相关的基因包括HPRT1、PRPS1、SLC22A12、SLC2A9、ABCG2及MTHFR等。
痛风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研究
别嘌醇是治疗痛风的一线药物,自20世纪60年代起就被推荐用于痛风的治疗,其价格实惠,疗效明显,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欧洲抗风湿病联盟痛风管理建议(2016)》、《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中国痛风诊疗指南(2016)》、《英国风湿病学会痛风管理指南(2017)》及《美国风湿病学会痛风管理指南(2020)》等指南中,均建议将别嘌醇作为一线降尿酸药物使用。
但部分患者使用别嘌醇容易引发严重的皮肤不良反应(SCAR),如Stevens-Johnson综合症(SJS)、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剥脱性皮炎等。多项研究表明,HLA-B*5801基因已被认定为是别嘌醇严重皮肤反应的最大危险因素和特异性基因标志物,且中国人群携带此基因的频率较高,可达10%-20%。中国《高尿酸血症/痛风患者实践指南(2020年版)》明确指出:推荐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在使用别嘌醇前进行HLA-B*5801检测,阳性患者慎用别嘌醇。
对于别嘌醇过敏的患者,通常推荐使用的药物有非布司他和苯溴马隆,相关研究表明,基因突变对这两种药物也存在影响。UGT1A3(rs887829)基因突变人群使用非布司他治疗后,降尿酸效果更显著(P<0.05)。CYP2C9*3等位基因突变可减弱机体对苯溴马隆的代谢能力,并且已有该药物引起严重肝毒性并致死的个案报道。
安甲生物痛风易感和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方案
基于现有权威知识库PharmGKB,CPIC 、DPWG以及最新科研成果,安甲生物针对HLA-B*5801、痛风常见药物非布司他及苯溴马隆相关基因位点,推出痛风易感基因检测和痛风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方案。
►► 适用人群
有家族病史的人群:如家族中有人患有痛风,那么痛风的患病风险可能会增加,基因检测可了解遗传的风险。
痛风高危人群:有高尿酸血症、肥胖、高血压、代谢综合症及糖尿病等痛风易发病人群易患痛风,基因检测可识别痛风易感基因,了解自身患病风险。
痛风患者:已被确诊为痛风的患者,基因检测可确认病情的严重程度,指导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
安甲生物痛风易感基因检测和痛风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方案针对性地检测痛风相关基因位点,不仅可在疾病发生前预知风险,提前进行预防和干预,还可对痛风患者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建议。医生可提前了解患者自身对药物的反应,制定合理的个体化用药方案,以提高药物安全性和疗效,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本指南规范了肿瘤的细胞学诊断,明确了分子检测在甲状腺结节诊断、预后和普筛中的作用,并确立了分子标志物选择等。
本专家共识研究背景旨在整合BRAF抑制剂在恶性实体肿瘤领域的临床证据,制定了BRAF抑制剂治疗恶性实体肿瘤专家共识以推进并指导BRAF抑制剂在恶性实体肿瘤领域的规范应用。
甲状腺结节是指甲状腺组织内部的一种肿块或肿瘤,通常是在甲状腺表面或内部形成的局部增生。结节可以是单个的(单发),也可能多个出现(多发)。甲状腺结节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尤其是女性群体,大多数结节都是良性的,即非癌性的,但也有少数可能是恶性的,需要进一步治疗。所以发现甲状腺结节我们也不必过度惊慌。
世界甲状腺日是一个专门旨在提高人们对甲状腺疾病意识的全球性活动日。通常在每年的5月25日举行。甲状腺日旨在为人们提供关于甲状腺相关疾病的信息,以及预防、治疗和管理这些疾病的方法。
2024年GDMA广东省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学术年会于5月19号在广州召开,本次会议主办方为广东省医学会,承办方为广东省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分会。会议邀请了广东省各领域临床专家分享最新临床进展和成果,会议主要集中对人类基因组与疾病相关性,人类常见遗传病,代谢类用药基因等方面研究进行了深入探讨。
法规解读--转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体外诊断试剂分类目录》及《关于实施〈体外诊断试剂分类目录〉有关事项的通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