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安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国内专注于甲状腺分子检测的公司,目前已与全国多家三甲医院达成合作,专注于甲状腺结节的精准分子检测。
如需所在省市的三甲医院甲状腺分子检测信息,欢迎联系我们!联系电话:17317389533/15216788818
安甲生物的甲状腺基因检测项目,专门针对甲状腺结节检测进行优化,选择基因位点均为甲状腺癌中的高频热点突变。产品自主研发,拥有多项专利技术,创新性强,性能稳定可靠,为甲状腺基因检测领域提供更好的技术平台。
关于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结节是现代人群中经常出现的疾病,据中华医学会统计,我国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约为20%,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在女性群体中发病率较高。
甲状腺结节有良性和恶性的区分,良性的甲状腺结节一般根据医生的建议随访即可,而在诊断过程中,被诊断为可疑的,不明确的以及恶性的甲状腺结节则需要引起更多关注!
合理的基因检测可以帮助患者诊断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当患者确诊为甲状腺癌的时候,如何治疗成为了关键。
根据癌症发生的机制,甲状腺癌的发生多伴随着基因的突变(如BRAF,RAS,TERT等)。对甲状腺癌的热点基因进行检测,可以对甲状腺癌的确诊起到良好的辅助诊断作用,帮助我们更好的治疗甲状腺结节,避免盲目的手术和用药。
基因检测可帮助患者减少过度治疗的风险,如可以给医生提示手术切除的范围(甲状腺全切还是保留部分),手术是否需要清扫周边淋巴结减小癌症转移风险,以及提示药物治疗的效果预测都有很好的作用。这是传统细针穿刺和B超无法做到的。
甲状腺结节的诊断
1.甲状腺B超
医院通常会对甲状腺结节进行B超检测,拿到报告后,报告中通常会对超声检测的甲状腺结节进行分类。
(甲状腺超声报告单)
医学上根据B超下结节的征象,按照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C-TIRADS)对甲状腺结节恶性程度进行评估分类(以下为甲状腺恶性的可能性证据:实性结节;低回声或极低回声;小分叶或边缘不规则;砂砾样钙化;纵横比≥1)。
1类结节:无需处理结节相关问题;
2类结节:恶性可能率0%;
3类结节:恶性可能率<2%;
4A类结节:恶性可能率2~10%;
4B类结节:恶性可能率10~50%;
4C类结节:恶性可能率50~90%;
5类结节:恶性可能率>90%;
6类结节:FNA证实为Bethesda6类的结节,即确诊恶性结节。
2.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
对于B超分类在4A以上的结节,临床上一般建议进行进一步的穿刺活检,根据细胞病理学诊断报告TBSRTC报告系统对甲状腺进行恶性风险评估及临床管理。
(甲状腺细胞学检查报告单)
3.甲状腺结节基因检测
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内大型三甲医院选择对甲状腺结节进行基因检测。一方面可以在进行B超,细针穿刺的检测基础上给到更明确的检测结果;另一方面,对于确诊为恶性的患者,能给到更好的治疗方案。
3.1 甲状腺结节基因检测优势
1)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帮助患者从客观上诊断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
2)甲状腺癌手术方案评估,根据指南及专家共识,特定基因突变发生时采取手术方案不同,对于手术切除的范围(全切还是半切),是否需要清扫周边淋巴结,以及药物治疗的效果预测都有很好的提示作用。
3)甲状腺癌患者用药指导,不同基因突变,影响患者化疗敏感性和靶向药物的使用,根据突变基因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达到精准治疗的目的。
4)甲状腺癌术后预后评估。
3.2 甲状腺基因检测推荐人群
1)B超结果为4A及以上的甲状腺结节患者。
2)细针穿刺结果被划分到穿刺失败、意义不明,可疑恶性及 确定恶性的患者。
3)甲状腺手术前需确定手术范围的患者。
4)甲状腺癌发生转移,需要用药指导的患者。
甲状腺结节检测流程示例
本指南规范了肿瘤的细胞学诊断,明确了分子检测在甲状腺结节诊断、预后和普筛中的作用,并确立了分子标志物选择等。
本专家共识研究背景旨在整合BRAF抑制剂在恶性实体肿瘤领域的临床证据,制定了BRAF抑制剂治疗恶性实体肿瘤专家共识以推进并指导BRAF抑制剂在恶性实体肿瘤领域的规范应用。
甲状腺结节是指甲状腺组织内部的一种肿块或肿瘤,通常是在甲状腺表面或内部形成的局部增生。结节可以是单个的(单发),也可能多个出现(多发)。甲状腺结节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尤其是女性群体,大多数结节都是良性的,即非癌性的,但也有少数可能是恶性的,需要进一步治疗。所以发现甲状腺结节我们也不必过度惊慌。
世界甲状腺日是一个专门旨在提高人们对甲状腺疾病意识的全球性活动日。通常在每年的5月25日举行。甲状腺日旨在为人们提供关于甲状腺相关疾病的信息,以及预防、治疗和管理这些疾病的方法。
2024年GDMA广东省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学术年会于5月19号在广州召开,本次会议主办方为广东省医学会,承办方为广东省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分会。会议邀请了广东省各领域临床专家分享最新临床进展和成果,会议主要集中对人类基因组与疾病相关性,人类常见遗传病,代谢类用药基因等方面研究进行了深入探讨。
法规解读--转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体外诊断试剂分类目录》及《关于实施〈体外诊断试剂分类目录〉有关事项的通告》